“洛河好父亲”汪德贵:一个父亲额外的责任与担当

来源:本站  孙绍林  2017-09-08 阅读:2167

汪德贵,男,现年70岁,中共党员,平利县国税局退休干部,住洛河街村一组。身为一名已退休的国家干部,他本应体面的度过夕阳时光,安心的享受晚年生活。但作为一名父亲,在过往的十多年里,为帮助二女儿一家走出困境,他放弃了所有的安逸与享受,主动张开年迈的双臂为女儿女婿遮挡风雨,用额外的责任与担当诠释着深深的父爱,用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串联着浓浓的亲情。

有些事情是上天安排的,正如二女儿汪显珍与女婿石世成结为夫妻那刻起,汪德贵就注定了要与这个家庭难舍难分。这是一个与命运苦苦挣扎的家庭,汪显珍嫁到石家时石家便是家徒四壁、一贫如洗,更有婆婆王刚翠双目失明、生活不能自理。但贤淑的汪显珍没有嫌弃这一切,她认为命运是可以改变的,日子是会越过越好的,于是精心的呵护着这个家庭,细心的照料着眼瞎的婆婆,很苦很累,却是无怨无悔。这一切,汪德贵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但他认为女儿女婿今生的姻缘乃是前世的修为,所以也没嫌弃这个家庭这家人,而是默默的从物质和精神上给予帮助和支持,鼓励女儿女婿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但“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外孙女刚刚三岁,这个家庭日子刚刚有点起色时,原本近视的汪显珍突然视力恶化,病变成了“青光眼”,对这个家庭而言这无疑是雪上加霜、致命一击。上有生活不能自理的老母亲,下有咿呀学语的小女儿,结发妻子也成了半个盲人,命运中的诸多不幸让三十多岁的石世成有些不相信自己的人生了。虽然什么也干不了,哪里也去不成,但石世成心里明白:作为全家唯一的依靠,自己绝对要挺住,千万不能倒下。也就在这个时候,汪德贵怀着对女儿女婿无法言喻的心疼和厚爱全身心的融入到这个不幸的家庭。他对女婿说:“你出门打工挣钱去吧,屋里头有我。”正是这样一句质朴的诺言,汪德贵十几年如一日,年逾古稀,还在兑现。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有些人“说的比做的好听”,但汪德贵“做的比说的好看”,这么多年来,出于对女儿女婿苦难家庭的怜惜,他真是竭尽全力给予他们最大的依靠。汪德贵与儿子共同生活居住在新街,距离二女儿汪显珍家一里多路,十多年来,只要女婿石世成外出务工了,他便会每日来到这个家至少三趟以上,无微不至的照料着这一家子的日常生活。担水、做饭、洗衣、种菜、倒垃圾、冲厕所、打扫卫生、扶亲家母上厕所等等,只要来了,汪德贵就没闲着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风雨无阻、无怨无悔。他尤其心疼女儿摸着做饭,时生时熟,时咸时淡,时常吃不好,所以,但凡时间忙得过来,他都会亲自动手给他们炒菜做饭,但凡自己屋里弄好吃的,他都会先给这个家里端上一份。女儿汪德珍也是行动不便,所以,这个家里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他从来都是准备得妥妥帖帖,日常生活用品总是放在每个人最方便和熟悉的地方。女儿住的是土坯房,房侧有一土坎遇暴雨时有泥土垮塌,这是最令汪德贵放心不下的。所以,这么多年来,只要汛期来临他都会提前对房前屋后做好排险加固,只要下大暴雨哪怕半夜三更他都会前来查看个仔细。

雨过便是天晴,汪德贵坚信上天不会一直不公平,女儿女婿家的苦日子终究会出头的。事实也如此,在他十几年不舍不弃的坚持呵护下,这个家庭终于开始得到了命运的眷顾。今年高考,懂事的外孙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渭南师范学院,同时,乘着脱贫攻坚的东风女儿一家四口签订“三项协议”即将住进集镇统规统建楼新房,他终将可以刮风下雨不再操心了。

当许多人感叹他为女儿一家付出太多时,他却说:这是应该的,后人生活不幸做父母的若不关心叫人如何安心?不是都说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吗,把她穿在身上,贴心,我也温暖。

    这,便是“好父亲”三个字的大写,任何夸奖的形容词都显得那么苍白而肤浅。
  • 编辑:admin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