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溪秋赏

来源:本站  柯娇  2017-11-28 阅读:3001

   
 

    丁酉年秋,天阴多雾,众同事集于香溪,游玩观景尽欢,沉浸于美景之乐。我喜自由游,乃邀两小童同游,借童心童目赏香溪之秋。

    几转路中,遇花无数,多为小童不知者。余遂拍照查之,亦得其乐。道旁红艳似霞锦者,为一串红。远观其色如血,亦似嫁衣。谓能食之,味甘且淡。两小童听之,谓为奇也。后又见碎白攒珠,如珠花缀玉镶于绿叶之中,乃枇杷花也。余甚奇此花,开之时为秋,果熟为夏,历时之久,却不多见。倏尔,一小童观紫色野花,谓余曰:紫菊。余乃查之,其为马兰。叶小花淡,铺瓣成饼,色淡紫,多聚株开于路旁。甚不惹人,小童却为奇,可见借眼赏秋为余明智之举。

多行几时,见一亭立于山坡,谓小童曰:乃观山景之亭也。邀前往,拾阶而上。于亭前见野花谓千日红,一小童言其千日皆红,故此名也。余听之,甚为有趣,盖此理亦有可能,遂附和。间一小童观山前松林,绿针渐变为棕红之色,叹之似孔雀羽。余又一惊,孩童之心,多彩也。乃上亭中,观远山。虽深秋时节,却苍色不浓,黄绿颜料叠铺层染。果岭南之山多秀,无北国之凛。问小童曰:亭高一层,观山有何不同?答:远也。余思之,眼界限于所处之地,一师之眼唯有一班,一君之眼唯有一国,古来今往,莫不如是。欲阔其眼界,必先升其地位。反之,亦然。况乎心之眼,亦如是。

下亭乃行至景区,入其门,观道旁披叶如盖,多木林立。闲取一石,皆书其字。小童多不识,甚为惊奇,见一洞遂入拜之。余多待路边细读洞前刻文,才知洞府先主来历,亦感有趣。一碑刻言:香溪水不绝,是为龙王居之。余闻流水淙淙,乃信其真。

    行几步,忽闻古琴振心,闻声而去,见谷中石亭,有一人弹之。余遂携小童下石阶,远听之。琴声习习,扑耳而来,遂见万物皆有灵。树有其声,风有其行,水有其色,心甚悦。

上百步天梯,见一碑立于道中,曰:福到了。余甚奇来由。闻一游客言:安康方言“树倒了”谐音“福到了”。又观碑之上雕刻双手托举,一苍木于道旁斜倾,似有倒势。忽明其意,遂言于小童,皆奇之。此借景甚妙。

  观百福图,过玉皇阁,行至溪园,观数盆景置于石架。一盆自成一景,或苍翠,或秀丽,小童皆醉其中,谓余欣然。是矣孩童多好奇之心,万物皆有其不同寻常之处可观,成人因多见反不为奇。故赏秋之情浓反不如孩童。余反省之。

    天地万物,多为刍狗。仓仓百年,白驹过隙。若不为寻常之景所触动,反谓寻常之无用,乃真平淡也。黑夜赐吾黑眸,吾用之寻求美。美不为惊奇者,美不为少见者,美,乃寻常者。吾须孩童之心,方能察之。

(图片来源自网络)

  • 编辑:admin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