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人—王友珍

来源:本站  管理员  2019-02-14 阅读:139083

王友珍,女,19898月出生,汉族,平利县八仙镇乌药山村村民。这位看似弱不禁风的小女子,一边开着小饭店维持生计,一边无微不至的照顾着“植物人”婆婆,用一片孝心和真情终将婆婆唤醒,成为小县城的一段佳话。

2018610日下午,开小饭店的王友珍正忙着为客人打包着饭菜,饭店后面小屋里轮椅上的婆婆郝礼菊又开始“闹腾”了,王友珍立即放下手中的活儿,进屋轻轻拍着婆婆的背,和婆婆脸贴脸说:“妈,要乖哟。”郝礼菊立刻平静了下来。王友珍出屋接着打包,并不停给客人道歉。这样“哄小孩”般的举动,王友珍一天不知道要重复多少次。

 提起这位爱“闹腾”的婆婆,时间就要倒回到三年前。20151125日那天,52岁的婆婆郝礼菊突发急性脑溢血被送进医院紧急救治,经过检查,医生说要立即动手术,而手术可能产生两个结果:一是手术失败,婆婆永远离开他们;另一个是手术成功,婆婆会成为植物人。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一些亲戚朋友见郝礼菊年龄又大、病情又十分严重,加之术后恢复的可能性很小,便纷纷建议王友珍放弃为婆婆治疗的打算。到底是放弃还是继续治疗呢?全家人一时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之中。

“有妈在,就有家在,不商量了!立即给妈做手术!”80后的儿媳王友珍斩钉截铁地说。做手术需要大笔的医药费,王友珍二话不说,把家里全部的积蓄拿出来交了医药费。术后和医生告知的一样,婆婆成了植物人,脆弱的生命只能靠几根管子维系。为了给婆婆治病,王友珍已经背上了一大笔债务,可术后护理还需要源源不断的费用,经济压力再也无力承受,等到婆婆病情稍微稳定后,她一咬牙将婆婆接回了家。“只要我尽心尽力照顾,我相信妈会好起来的。”王友珍在心里暗暗发劲。  

为了照顾婆婆,她只得将维持生计的小饭店暂时关门,收入顿时减少一大半。吃不敢丝毫浪费;用更要缩手缩脚。从医院回到家,为方便照顾婆婆,她夜里和婆婆睡在一起,每晚起来给婆婆喂两三次水,还要按时换尿片。植物人有便秘的毛病,她从不嫌弃,每隔两三天就用手帮婆婆把大便抠出来。为了让昏睡中的母亲更好地增强营养,她把蔬菜、水果、肉食、米饭全都打成流食状,一点点地慢慢喂,饭凉了再热,冬天要反复热好几遍,一顿饭喂好要折腾一个多小时,累得她筋疲力尽。为了早点唤醒婆婆,她想尽办法,每天都伏在婆婆的床边,一声声地喊着“妈,你醒来看看我们嘛!”她还把婆婆熟悉的事情一遍遍拿出来讲,希望老人早日恢复意识。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努力,婆婆在术后4个月时开始恢复意识;半年后在搀扶下能勉强坐起来;现在,老人虽然生活不能自理,但是能用简单的手势和语言与家人交流。  

自从婆婆生病后,给婆婆洗脚、按摩、接大小便、两小时翻身擦洗一次……都是王友珍一个人。身材瘦小的她经常一个人把140多斤的婆婆抱出屋透气和晒太阳。婆婆时不时还像小孩子一样,大哭大闹,怎么哄都不听。但她从不生气,也从不放弃,再苦再难她都笑对婆婆。“从我妈生病到现在,已有近三年时间了,她从没有离开过我的母亲,也从没有回过娘家。母亲很依赖她,一会儿不见就急得哇哇大叫,如果没有我媳妇的细心照顾,恐怕我妈早就不在了。”丈夫李登动情地说。

    王友珍,一位大山深处的普通农家女子,没有豪言壮语,只在点点滴滴,谱写了一首感人至深的孝老爱亲之歌,在担当、责任、平凡中彰显了大爱。现在她家歇业的小饭店又重新开起来了,慕名而来的客人们一边品尝美食,一边感悟“婆婆就是妈”的动人故事。
  • 编辑:admin
  • 回到顶部↑